綿陽市舉行疫情防控工作(第二場)新聞發布會
10月1日晚,綿陽市舉行疫情防控工作(第二場)新聞發布會。通報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,并回答了記者提問。
發布人:
周萬明 市疾控中心主任
王永昭 市教體局局長
代 宏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
陳興剛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
主持人:劉 超 市委外宣辦(市政府新聞辦)副主任
“9·29”疫情病例均屬同一傳播鏈條
會上,市疾控中心主任周萬明通報:2022年9月30日0-24時,我市新增9例確診病例、4例無癥狀感染者,均為隔離管控中發現,另有昨日通報的無癥狀感染者1轉為確診病例(輕型),均已閉環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。其中涪城“9·29”疫情相關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均屬同一傳播鏈條。排查出的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均已落實管控措施。
核酸檢測方面。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,為加強社會面常態化核酸篩查,從嚴從緊從快排查風險隱患,堅決扼制疫情擴散蔓延,9月29日至30日,我市已在涪城區、游仙區(不含農村地區)、安州區(花荄鎮、界牌鎮)、高新區、經開區、科技城新區、仙海區、科學城開展2輪全員核酸檢測,累計采樣329.5萬人,已全部出結果,篩查出陽性17例。
流調溯源方面。全力抓好流調溯源工作,對關鍵時間點、重點區域進行嚴格摸排。截至10月1日12時,已累計排查“9·29”疫情關聯密接652人,市內651人,市外1人。排查次密接3417人,其中市內3398人,市外19人。
風險管控方面。根據流調信息,經專家研判,劃定高風險區12個(涪城區9個、安州區1個、高新區1個、經開區1個),中風險區1個(在安州區),低風險區4個(涪城區、安州區、高新區、經開區各1個),并嚴格執行高風險區“足不出戶、上門服務”、中風險區“足不出區、錯峰取物”、低風險區“個人防護、避免聚集”的管控政策,嚴防疫情擴散蔓延。
下一步防控重點:
一是嚴格按照國家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(第九版)》要求,繼續深入開展流調溯源工作,根據確診病例行動軌跡和流調信息,從嚴判定密接、次密接、涉疫重點人員,對所有風險點位、風險人員進行復盤流調。
二是繼續在全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,統籌調度全市核酸檢測力量,加快核酸檢測采、送、檢、報速度,確保檢測質量和檢測效率,堅決杜絕疫情隱匿性傳播和外溢。
三是繼續強化社會面管控和風險研判,從嚴查驗公共場所測溫、驗碼、戴口罩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“四要素”,從嚴落實重點人群核酸檢測、重點場所定期消毒等防控措施,嚴防疫情外溢。
主城區學校全部實行封控管理
市教體局局長王永昭介紹,“9·29”疫情發生以來,全市教體系統堅決貫徹執行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決策部署,抓實抓牢校園疫情防控工作。從9月29日早上6時起,主城區學校全部實行封閉管理;校外培訓機構暫停所有線下教學活動;其他縣、市學校嚴格規范落實好屬地的各項管控措施。
一是校門實行封閉管理。主城區學校嚴格封閉管理,原則上人員不進不出。
二是嚴格加強校內管理。防疫安全方面,每日按時完成全員核酸采樣;增加校園內通風、清潔、消毒的頻次;取消校內大型集體聚集性活動,師生員工就餐、鍛煉、活動等分區域錯時錯峰進行;每日開展師生員工晨、午、晚“三檢”健康監測;每日向師生員工推送防疫提示信息,宣傳防疫政策規定,開展風險隱患排查。后勤保障方面,積極協調解決校園物資供應問題,從飲食、住宿、活動等方面保障師生員工的校內生活,讓師生員工安心安全地學習、工作和生活。目前,城區各學校米面糧油、肉類、蔬菜等食品及防疫物資儲備充足,并且補充及時,能夠滿足學校日常所需。教育教學方面,統籌安排校內學生進行自習和復習,中小學不上新課,錯時錯峰安排各種文體活動。另外,對于有就醫等其他特殊需求的師生員工,學校安排專車專人予以閉環管理和保障。
三是做好校外學生指導服務。明確各學校暢通家校溝通渠道,明確專人聯系指導校外居家學生自覺接受屬地疫情防控管理,每日進行核酸采樣和自我健康監測。同時,向每名學生發送居家學習指導計劃,指導學生居家期間自習、復習和鍛煉。
臨時管控區內居民服務保障迅速有效
市民政局黨組書記代宏就臨時管控區內居民服務保障工作作介紹。
一是激活工作預案。疫情發生后,迅速激活工作預案,第一時間動員市、縣兩級居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就地轉化為疫情防控志愿者,以小區為單位建立臨時黨組織,已成立小區臨時黨組織1303個,按照每10戶落實1名服務保障力量要求,已到崗工作小區內志愿者42567人,小區外志愿者5120人。社區干部24小時不間斷開展風險人員排查。
二是精心做好小區服務保障。動員小區內社區黨員干部、志愿服務者、“雙報到”黨員三支力量,開展輪班值守、核酸檢測秩序維護、物資配送、環境清掃、特殊人群關愛等志愿服務活動。全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資供應,在小區(院落)專門設置快遞外賣取物點,實行小區居民分段錯峰取物。協調組織各方力量最大限度滿足居民合理訴求,對行動不便的居民開展上門配送物資、診療及核酸檢測等服務。同時,各地正在開展“掃樓”行動,進一步摸清本小區內每家每戶基本情況,完善小區居民基本信息和特殊困難群體兩本臺賬,確保每個特殊困難家庭有人服務,確保居民信息準確、清楚,服務保障迅速有效。
三是開通應急服務通道。為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,在“綿疫控”微信小程序開通“51288”服務報備窗口;在“綿陽發布”“綿陽觀察”等媒體公布臨時管控期間困難群眾、獨居(空巢)留守老人和特殊困難兒童等群體救助服務熱線;管控區內每個社區、小區均開通服務保障熱線電話。有基本生活困難的群眾,或有外出就醫和其他特殊需求的居民,可通過小程序報備、撥打各級熱線電話等方式求助,我們將分類提供臨時救助、上門服務等服務保障。
生活物資價格平穩
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陳興剛就生活物資價格監管、市場秩序維護等工作作介紹。
一是發布價格提醒告誡。通過媒體發布《疫情期間市場價格監管提醒告誡書》,并在農貿市場、大型商超等重要點位張貼《告誡書》,要求各類經營主體加強價格自律、明碼標價,不得哄抬價格,同時倡導廣大消費者合理消費、不跟風搶購。
二是發出保供穩價倡議。指導綿陽市零售商協會向城區經營者發出《保供穩價倡議書》,倡議經營者切實擔負起社會責任,做到誠信經營,堅決杜絕價格欺詐、囤積居奇。
三是立即開展執法檢查。從9月30日開始,組建市、縣兩級執法專班,深入到大型商超、農貿市場等經營單位,重點檢查米面、蔬菜、肉類、雞蛋等生活必需品價格,指導經營單位做好明碼標價和索證索票等工作。同時,每日收集匯總價格監督檢查情況,及時研判傾向性、苗頭性價格問題。截至目前,全市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1300余人次,檢查各類市場主體730余戶次,督促整改問題31個。
四是暢通投訴舉報渠道。建立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,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,及時解決消費者投訴舉報和熱點關注問題。截至10月1日12時,受理商品價格投訴75件、熱點關注問題4件,均已辦結。
目前,全市米面、蔬菜、肉類、雞蛋等生活必需品物資充足、價格平穩、市場秩序規范,市場經營主體做到了明碼標價、誠信經營,暫未發現哄抬物價、囤積居奇等違法現象。
下一步,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緊盯米面、蔬菜、肉類、雞蛋等生活必需品價格,同時拓寬執法領域,進一步加強對商品價格、外賣價格、防疫物資價格的監管,切實加大對價格違法行為的處罰和曝光力度。同時,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、不跟風搶購,按需購買生活物資。如發現哄抬物價、囤積居奇情況,可立即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,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進行調查處理。
發布會的最后,主持人劉超講到,突如其來的疫情暫時地改變了我們生活的節奏,但沒有改變我們綿陽人民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祖國的熱愛。今天,正值偉大祖國73周年華誕。在疫情的影響下,綿陽這座肩負國家使命、根植家國情懷的城市相比往日安靜了不少,但歡度國慶的氛圍仍然熱烈濃厚。我們看到,大街小巷國旗招展、迎風飄揚,臨時居家的市民朋友們有的手繪五星紅旗、有的誦寫愛國詩詞、有的錄制祝福視頻,還有的家庭齊看升旗儀式,大家用各自的方式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。
臨時管控是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防控成果的有效做法,全員核酸檢測是在最短時間內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手段。只有我們共同攜手,共筑防線,才能有效降低疫情傳播風險、阻斷病毒傳播鏈,才能保護自己,守護城市,戰勝疫情。我們相信,當前的不便只是暫時的。我們期待,活力綿陽盡早歸來!
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