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開展新市民金融服務集中宣傳活動
新市民群體作為城市化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,對于國家發展、實現共同富裕有著重要意義。為踐行人民金融理念,加強新市民群體營銷和服務,不斷提升新市民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綿陽監管分局辦公室轉發《中國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辦公室關于開展“新市民金融服務宣傳月”活動的通知》的通知,6月30日,由綿陽銀保監分局、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、綿陽市金融工作局主辦,中國工商銀行綿陽分行承辦的“情系新市民普及新金融建功新時代”新市民金融服務集中宣傳活動在經開區萬達廣場隆重舉行。綿陽銀保監分局副局長陳曉林,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副行長楊仕錫出席,市保險行業協會,20余家銀行和保險機構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活動。
聚焦住房服務增進新市民歸屬感
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創業就業、子女上學、投靠子女等原因來到城鎮常住,未獲得當地戶籍或獲得當地戶籍不滿三年的各類群體,包括但不限于進城務工人員、新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等。
讓新市民安心“留下來”,首先需要解決“住”的問題。在銀行展區,陳曉林依次了解了各銀行機構針對新市民尤其是購房、租房、住房等方面的需求以及相關金融政策。
據中國工商銀行綿陽分行工作人員介紹,該行持續為符合條件的廣大新市民提供個人住房貸款、個人信用貸款、個人消費貸款、自助質押貸款等多項個人融資服務,支持新市民在綿陽“安家筑夢”。
中國建設銀行綿陽分行則響應國家“房住不炒”政策,推進住房租賃戰略業務。在繼維護住房租賃市場次序、發揮金融科技優勢、打造住房租賃系列平臺之后,今年緊隨政府保障性租賃住房推進安排,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金融支持力度,為住建部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系統,并積極投身于各地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融資業務,增加對城市新市民、年輕群體租賃住房供給,改善租賃住房市場結構。
陳曉林表示,新市民金融服務集中宣傳只是開始,要求各金融機構把優質的產品、政策和服務帶給新市民,以實際行動更好服務新市民。
打造特色服務提升新市民獲得感
楊仕錫表示,新市民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,金融部門有責任有義務為他們服好務,支持他們改善住房,擁有更豐富更低廉的產品和服務,為綿陽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,我市金融機構根據新市民群體的實際情況和創業需要,堅持政策導向,聚焦重點產業領域,以多元化的優質金融產品助力新市民客群創業就業,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務,不斷提升新市民的獲得感。
其中,中國工商銀行綿陽分行積極推廣新市民專屬借記卡,分別面向新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和進城務工人員發行“工銀新銳卡”和“工銀新市民卡”兩張專屬借記卡,作為身份識別和享受特定權益服務的載體。在科學城、科技城新區等“高精尖”人才聚集地,該行設科學城支行、劍門支行等一批硬件、軟件特色化網點,提供基礎金融服務及針對化金融服務;在老城區等老年人聚集地,該行配合主管部門,建設銀社業務旗艦網點,方便廣大市民就近辦理社??I務;在西科大、綿陽師院等師生聚集地,該行設校園專屬團隊,服務師生;在高新區京東方、長虹集團等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地,由該行高新支行組建涵蓋對公、個人的全方位服務團隊,專屬服務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及員工。
“金融教育從小抓起?!遍L城華西銀行綿陽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,自開業以來,該行每個季度都會舉辦小小銀行家沙龍活動,助力新市民下一代金融知識宣傳體驗。
活動現場,各大金融機構為社區及周邊新市民群體發放金融宣傳手冊,通過知識問答、舉例說明、風險提示等形式向社區居民進行新市民專屬政策宣傳、普及金融知識,為新市民帶去實用的金融知識和防范詐騙技巧。
完善保險保障強化新市民安全感
新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,快遞小哥、網約車司機、家政阿姨、網絡主播等等靈活就業群體正日益龐大。他們來到城市打拼,為生計奔波,也讓城市的生活更加豐富便捷。不過,由于缺少固定勞動關系,他們對疾病和意外的風險抵御能力相對較弱,尤其需要物美價廉的保險產品為其生產生活進行必要的保障。
疫情當下,保險作為社會“穩定器”、經濟“助推器”,其風險保障功能正在顯現。我市保險企業通過破解普惠保險小、散、成本高的難點,持續擴大保障范圍,幫助易受到沖擊的脆弱人群和小微企業渡過難關。
在保險企業展區,平安財險、太保財險、華夏人壽、太平財險、人保財險、人保壽險、中國人壽、國壽財險、平安人壽、太平人壽十家大型保險機構齊聚,向周邊新市民開展保險知識普及、風險防范、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宣傳。其中,中國人壽綿陽市分公司還在現場推介新市民專屬保險產品,如新市民意外傷害守護計劃和新市民女性安康守護計劃。
陳曉林要求,各保險公司要向新市民提供實實在在的優質產品,為新市民加上一道風險保障“防護網”,為企業運營保駕護航。
(唐甜)
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
正在閱讀:我市開展新市民金融服務集中宣傳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