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武扎實推進涪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
盛夏的清晨,平武縣城涪江水碧波漣漣,人們呼吸著新鮮空氣,開始晨練;午后,河畔鳥語花香,河堤步道沿著涪江蜿蜒而去;傍晚,河水涓流淙淙,休閑散步的人們談笑風生……
水是生命之源、生產之要、生態之本。近年來,平武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,重點推進區域水環境保護、水污染防治、水生態修復等;強化水資源“三條紅線”管控,完善水功能區劃,明確水質保護目標,創新管理手段、點面結合共同呵護一江清流。
如今,河暢了、水清了、岸綠了、景美了,人們殷殷期盼的“碧水龍州”清晰地呈現在眼前。
加強水生態保護讓“母親河”碧波長流
涪江,作為綿陽的“母親河”,從雪寶頂一路東去,流經平武、江油、綿陽主城區、三臺、遂寧等區域,最終在重慶市合川區匯入嘉陵江,全長近700千米。千百年來,奔流不息的涪江,不僅滋養了千千萬萬的綿陽人,更在綿陽恢弘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。
作為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縣,也是涪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,保護涪江“母親河”,平武重任在肩。為此,平武貫徹落實“節水優先、空間均衡、系統治理、兩手發力”治水思路,以完善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為主軸,準確把握治水矛盾的發展變化,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,著力解決好治水管水體制機制政策性問題,加快構建系統完備、科學規范、運行有效的水生態保護體系,推進水環境治理能力科學化、現代化。
事實上,作為涪江源頭地區,平武境內涪江支流眾多,如何保護涪江水質,關系到下游數百公里沿線地區水環境安全。平武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平武堅持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,開展全縣河湖保護突出問題大排查、河湖“清四亂”,加強農村水環境治理,強化落實跨流域、跨區域河湖聯防聯控機制,推動河湖管理范圍劃定,開展小水電清理,大力推進水土保持。
河長+聯合執法形成水環境保護合力
除了遍布各地的河流外,平武境內還包含了眾多的水庫、水電站,要完成好各條河流水資源保護、水域岸線管理、水污染防治、水環境治理、水生態修復、執法監管等任務,可謂責任重大。早在2017年6月,平武就印發了《平武縣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方案》,7月,建立驗收制度、考核問責和激勵機制,并提出年度目標、問題、任務、責任清單,12月底,編制完成全縣河湖“一河一策”管理保護方案,逐步建立起縣、鄉鎮、村三級河長管理保護體系,實現對涪江流域平武境內干流、支流全覆蓋管護。
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,平武制定了河長常態化巡河制度,并嚴格落實,加大考核,對各自責任河段,要求各級河長做到心中有數、行動有方、落實有力,河長與協助單位形成合力,上級河長與下級河長共同發力,河湖管護與社會參與有機結合,共同建設“河暢、水清、岸綠”的大美平武。
結合涪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現狀,2020年4月,平武縣委、縣政府從公安、水利、部分鄉鎮等單位抽調人員,組成河道管理聯合執法隊,并常態化不定期對全縣涪江、平通河、奪補河三大主要河流干流及支流進行執法巡查,以涪江、石坎河流域為重點,采取白天常規巡查與夜間定點巡查相結合的方式,嚴厲打擊非法侵占水域岸線、擅自排污、非法采砂、傾倒廢棄物等涉河湖違法行為,切實維護良好的水生態環境。
常態化治水管水流域生態持續向好
清澈的河流、迷人的水景和多彩的水岸線,賦予平武更多的靈動和活力,也為當地人增添了幾許水光瀲滟的水鄉神韻。
問河哪得清如許?為有“河長”治水來?!艾F在,河長制實現了涪江流域平武境內干流、支流的全覆蓋,一把手親自掛帥,避免了過去多頭管理的弊端,責任更加明確,形成了河道治理合力?!痹撠撠熑私榻B。
涪江在給平武百姓提供優美生活環境和休閑場所的同時,還為老百姓提供了親近水、欣賞水的條件。
近年來,平武全面落實國務院《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》,強化水資源“三條紅線”管控,加強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及監測預警;完善水功能區劃,依法劃定水功能區,明確水質保護目標,實行分級分類管理;開展入河湖排污口普查及信息臺賬建設,建立入河湖排污口設置同意制度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標準化建設等制度。
同時,進一步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,嚴格落實《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〉平武縣工作方案》,以國家優先控制單元為載體,加強流域綜合整治。深化重點領域污染防治,強化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,加大對江河源頭區、水源涵養區、生態敏感脆弱區和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力度,加強水生態修復和執法監督,共同呵護良好的水環境。
通過多年努力,涪江流域平武段從反復治、集中治,到形成一河一策、每條河有人管有人治的河流管理機制,在河長制督促下平武正走上治水管水常態化道路。
如今,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的美麗畫卷正在平武大地徐徐展開,“崎嶇石磴云生屐,眼波不盡涪江碧”的壯闊景象在平武日漸清晰。
(記者 任露瀟 )
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
正在閱讀:平武扎實推進涪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